徐大椿
徐大椿晚年筑室七子山,隐居于洄溪,号洄溪老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江宁太史大才子袁枚左臂忽然缩短,不能伸展,多方医治无效,于是坐船到洄溪请徐大椿医治。徐大椿久慕其名,盛情招待,两人意气相合,覆盖如故,彼此“清谈竟日”。临别时,徐大椿赠袁枚丹药一丸,袁枚服后病愈。徐大椿死后,袁枚为他写了传记,并选其所作《嘲学究》俳歌一曲,载入《随园诗话》中以警世。这一段医家与名士间的交往被传为佳话。
徐大椿曾两度奉诏入京。乾隆二十五年,文华殿大学士蒋薄生病,宫内御医多诊不效,朝廷召请海内名医,徐大椿被推荐受征召到京,经过仔细诊查后,徐大椿断定蒋薄的病不可治,皇帝非常赞许他的诚实,将他留在宫中太医院供职,但不久即乞归田里。徐大椿第二次奉诏入京是在乾隆三十六年(1771),这时他已79岁了,已现老态,他自知不豫,携子徐爔同行,到京后三日就去世了。天子惋惜之,赐金治丧,令子扶榇以归。死前自拟墓前对联曰:“满山芳草仙人药,一径清风处士坟”,可谓平生写照云。